5G+保险应用场景
1.保险机构经营体系及其变化
(1)保险经营体系
保险业务经营体系通常包括产品开发、 市场营销、保险承保、风险管理、查勘理赔、客户服务等环节,按照生命周期可以把保险业务分为前台业务部门、中台管理部门和后台支持部门三个子系统。
保险前台: 保险业务的前台是业务获取的部门, 通过代理人、业务人员、保险经纪等渠道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获取保险业务,一般包括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等部门。 其中, 产品开发一般包含产品设计和定价,产品开发的核心在于数据的收集。
保险中台:属于风险管理的部门,利用其在风险识别能力、筛选能力、控制能力上的专长和技能优势,向客户和前台部门提供优质服务并有效控制经营风险、控制经营成本、降低协调成本。保险业务的中台一般包括保险承保、核保及风险管理等部门。
保险后台:保险业务的后台是业务及客户的支持部门, 通过风险分散、客户服务、 系统建设等手段, 提高保险公司经营效率、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体现保险服务的价值。保险业务的后台一般是包括理赔、 再保及客户服务等部门。
(2)“5G+保险”带来的变化
5G 落地应用将推动实现人-物、物-物的互联,极大拓展监测设备的使用、实时数据的联通,进而为保险公司提供更加丰富、实时和细粒度的社会场景数据和客户行为习惯数据,极大地影响甚至改变保险公司开发新产品、营销、承保、理赔的模式。同时 5G 的推广使用将带动多行业改革升级, 大量的新技术将涌现。行业和技术的变革也将催生出新的保险需求,间接改变保险行业经营运作模式。
保险前台:产品开发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衡量一家保险企业是否掌握真实可靠的保险需求、是否收集足够的风险数据、是否具备定价能力的标准。 5G 时代, 更丰富、实时和细分的社会场景数据将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对场景化产品的设计能力。5G 技术的高速率、大带宽特点,可以赋能保险营销以个性化、公众更易触达的形式开展保险业务。
保险中台:随着科技的发展, 监控、 传感器等设备的引入, 保险承保开始由事前向事中转变,由被动决策向主动干预转变, 特别是 5G 技术出现后, 海量监控设备的接入、低时延的信息传递机制,让承保技术更加体现保险的风险管理价值。
保险后台:保险查勘理赔环节是保险保障功能的主要体现。5G技术的应用将为保险公司提供全方位、更实时和更便利的远程查勘理赔服务能力。理赔模式将最大程度体现物联网采集信息的优势,再结合社交媒体、新闻等外部非结构化数据可减少空间距离对理赔服务的影响,缩减保险公司理赔成本,最终提供更为精准的理赔建议,提高理赔服务的质量。5G 技术可提高解答客户疑问的效率和对
话的精准度,推动获得更高的净推荐值与顾客满意度。
2.应用场景
(1) “5G+保险” 场景综述
5G 时代,技术将助力保险公司经营模式转型,从前中后台功能的直接处理,到复杂的定价和承保算法,再到细化的数字营销计划,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利用 5G 技术获取的海量数据,数字化和嵌入式销售成为增长的主要渠道,锁定盈利客户,降低交易成本;借助大带宽、海量设备获取数据流,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其他分析技术,保险公司可以快速识别和精确测量风险, 并
通过主动风险管理措施向客户即时反馈;此外,随着车联网、智慧城市的兴起,保险公司可调整保费和保障范围,设计新型保险产品。因此,5G+保险的应用场景,将跳出保险业务经营的传统模式,更多地表现在以垂直行业对 5G 技术的应用促进保险对各种场景的嵌入, 进而派生出智慧营销、产品创新、远程核保、智慧风控、远程查勘等应用场景,提升业务经营效率,改变业务生态。
表2-3 “5G+保险”典型应用场景及相关技术指标
保险典型应用场景 | 5G场景 | 支撑技术 | 案例 |
1.智慧营销 | 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 | AI、VR、MR、边缘计算、物联网 | 智慧城市 |
2.产品创新 | 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 | 边缘计算、物联网 | 车联网 |
3.远程核保 | 大带宽、低时延 | 人脸识别、边缘计算 | 无线医疗 |
4.智慧风控 | 大带宽、低时延 | AI、物联网 | 智慧环保 |
5.远程查勘 | 大带宽、低时延 | VR、边缘计算、视觉技术 | 无人机 |
6.智能定损 | 大带宽、低时延 | AI、边缘计算、物联网 | 传感器触发式定损 |
7.区块链业务流 | 海量连接 | 区块链、物联网 | 分布式保险项目 |